乌兰察布市:京蒙帮扶助力基层 让群众有所“医”靠

分享到:
【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17 09:08 

为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让更多群众足不出市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乌兰察布市卫健委借助京蒙帮扶项目,与中日友好医院建立跨域医联体协同体系。该项工作于2023年1月开工,依托乌兰察布市现有医疗机构,引入中日友好医院及国家远程医疗网络的医疗资源,建立国家临床医学中心——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旗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五级协同服务体系。该体系旨在建立以电子病历库、电子健康档案库为主的平台数据中心,实现五级医疗健康数据的共享服务,为基层医生开通二、三级医疗机构预约挂号权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居家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通远程门诊服务,方便居民基层就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推动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

项目首期目标主要为乌兰察布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组赴40家乡镇卫生院进行调研,全面了解辖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就医需求等。今年年初,利用4个月时间,项目组分别赴11个旗县市区完成了163家基层医疗机构1846名基层医生及16家县级医院227名专科医生的培训,经过培训的医生全部入驻中日友好医院与乌兰察布市跨域医联体协同体系平台。旗县级医院安排面向老年人群的多个专科,每周提供一天的在线基层门诊服务。基层医生已为辖区内17.91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签约建档,通过建档立卡和签约服务,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线上问诊及随访服务,面向居家健康的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随后,京蒙协作项目组赴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开展远程门诊操作相关培训,完成了老年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等7个科室9名专科医生的培训。通过远程门诊服务,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疗专家的同质化服务。

畅通双向转诊渠道,促进上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业务联动、优势互补、疾病诊治的连续化管理机制。让患者“上得来、下得去”,更好地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为进一步了解项目开展和营运情况,今年7月,乌兰察布市卫健委和项目组赴察右前旗乡镇卫生院调研跨域医联体协同体系基层卫生人员使用情况。

“输血”与“造血”并重,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京蒙帮扶,安排了乌兰察布市旗县级及以上医院的48名医生赴中日友好医院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跟岗进修培训,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我市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与中日友好医院建立了日常的专科工作联络,大大强化了跨域医联体协同服务能力。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轮播图预览: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进行收藏!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

Baidu
map